全球最大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公司今日在楠梓加工區第二園區舉行 K25廠房動土典禮。經濟部加工處表示,半導體封測國家隊正式成形,強化市場競爭力,獲利表現可期。
加工處指出,日月光控股選擇落腳於楠梓加工區,是因為園區所提供的行政一元化單一窗口服務機制,從投資申請、公司登記、設廠到貨品通關、勞工事務及環保等事項提供有效率、客製化優質的全程服務,業務授權完整的服務機制符合日月光控股必須在當日辦理公司登記掛件,並於上午10點前完成登記,以順利進行股票轉換的作業需求。
加工處表示,日月光公司在楠梓加工區第二園區投資140億元興建 K25廠房,因應近年雲外勞仲介端運算興起與智能行動裝置應用,延續公司高階封裝、先進銅銲線製程及低腳數封裝等三大主軸產品,不斷創新開發,以掌握下世代主流產品技術,並藉此擴充產能,提高市場占有率,可創外勞仲介造100億年營業額及1900個工作機會。
台灣這座小島,先後容納了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異鄉人,或渡海前來開墾,或因戰爭來到此地。自開放引進外籍移工後,這22年來隨處可見越來越多東南亞臉孔。身處多元環境的我們,是否準備好了一個充滿同理心的社會,能彼此理解,互相學習且共同生存?男性移工多半從事漁工農務、進入工地或工廠,彌補了台灣基層勞力的缺口;將近九成的女性移工則進入醫院或家庭擔任看護或幫傭,肩負起原本應由國家福利承擔的長期家庭照顧工作。全球化下流動成為常態,人們跨越城鄉甚至國界以獲取更好的生活,無論是中國的北漂族、到鄰近國家當「台幹」的青年,或在政府廉價勞動力輸出政策驅使下大批離鄉打拼的印尼人,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
此外,加工處也提到,K25廠房為地下3層、地上9層的建築,總面積達6萬5千平方公尺,整棟建築物也將採綠建築工法設計,包括海綿步道、雨水回收系統、導光遮陽版、生態環境營造、生物棲息地等,並設置完善環境保護設施,以善盡環境保護的社會企業責任。